跟踪客户时一些常见误区和解决策略 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22-08-15 09:19 作为一名外贸业务员,你有没有长期坚持跟踪客户?在跟踪过程中应采取什么策略?都有什么误区?今天迈捷科技跟大家一起学习客户跟踪策略。 客户跟踪策略 1、采用独特的方式,加深客户对您的印象。 2、为每次跟踪找个好借口。 3、注意两个跟踪时间间隔,太短会让客户厌烦,太长会让客户淡忘,建议间隔2-3周。 4、不要在每次跟踪时流露出强烈的期望,调整姿态,帮助客户解决问题,了解客户最近的想法和工作进展。 客户心理 1、是否了解产品。 2、是否认同并满意产品。 3、是否需要购买。 4、是否有意购买。 要点间的关系 1、客户先了解产品,再认同产品,最后客户才会产生购买需求。对产品有了认同感,才会产生购买的欲望。 2、客户首先有购买需求,然后了解产品,确认产品后才会购买。 从上述两种关系中可以看出:要想让客户成交,必须具备两个要素:一是认同产品,二是购买需求,二者是并列关系。想要让客户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,就必须要了解产品。 客户沟通中应避免的两个错误 1、产品讲解时口若悬河,抓不住重点 迈捷科技看到很多销售员在和客户交流时,都会滔滔不绝地说着产品的卖点,最后得到的答复往往是:我考虑一下。 其实客户购买产品,往往不是为了产品的全部卖点,而是为了一个或两个卖点,有时候甚至是反其道而行之,卖点越多,越容易出问题。销售员首先要挖掘出客户的需求,然后根据产品的卖点来满足他们的需求。当然了,讲解产品的卖点也是一种挖掘客户需求的方式,但是不能为了讲解而去讲解,而是要有针对性地为客户讲解产品。 2、被客户的问题束缚,无法引导客户购买 销售人员都知道,顾客越是问得多,他越有购买欲望。但前提是客户是真心发问的,而有的问题一看就是故意刁难或者敷衍你。 有些业务员从不考虑客户的问题是否值得解答,只要是问题全部解答,最后就会被客户困住。当客户问我们一些问题的时候,我们要仔细考虑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。 判断顾客问题真伪的方法 1、假设法,假设问题解决后,客户是否愿意购买。 例如:顾客说:「贵公司的产品售后服务不佳。」我说:“如果我们的售后服务让你满意,你会买吗?”如果客户给出了肯定的答复,那么这个问题就是真实的。 2、反问法,就是客户提出的问题,再抛给客户。 例如:顾客说:「您的产品售后服务不佳」,我问:「您认为什么样的售后服务可以让您满意?」 3、转化法,将客户提出的问题转化为卖点。 例如:顾客说:「贵公司的产品售后服务不佳。」那我就说:“您的担心不无道理,我们现在的售后服务确实不完善。不过你要知道,我们的顾客投诉最少,说明我们的产品质量最好,质量与售后服务您会选择哪一个?” 销售中常见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:没有技巧就做不好销售 一开始做销售的时候,很多人觉得技术是最重要的,所以拼命地学习,学着别人的手势和语气。越学越累,越没有信心。 以前也有一些经理,要求他们把台词背下来,但有些人却觉得嘴巴被堵住了,说不出话来,最后连话都不敢说了。 事实上一些看起来憨厚,不善言辞的销售代表,也能做得很好。因为很多老板都很喜欢这样的人,觉得做生意很放心。而且这些人大多都是实用主义者,做事认真,韧性强,这样的人更适合做销售。 误区二:找高层才能做成生意 我们做销售的时候,提倡找决策人和关键人物。但并非所有关键人物都是老板。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,其部门经理更是拥有一定的话语权。而且各大公司的老总都很忙,很少有机会见面。小企业也不尽然,现在中国家族式企业很多,老板的爱人和亲朋好友可能会影响订单的结果。 所以,当单子进展不顺的时候,可以考虑从关键人物身边的人入手,间接达到目的。同时,你要密切关注关键人物身边的关键人物,如果有条件,就争取他们的支持,就算不支持,也要保持中立,否则后患无穷。 误区三:顾客提出的问题都有固定答案 很多优秀的销售经理,都会把自己的经验,编成小册子,发给下属。还再三叮嘱,这本书他们可是花了不少心思,一定要背下来,至少要掌握八成。很多销售代表都视之为圣经,认为这是最好的答案。 事实并非如此。因为每个客户的性格和文化背景都不一样,每次拜访的时间和环境都不一样,情况也会发生变化,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,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。 误区四:对客户的赞赏越多,签单越多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,而不是机器人。有些人并不一定喜欢听一味地赞美,有的时候适当地说出对方的客观缺点,帮助他们改进,同样可以赢得客户的尊重。 好了,今天迈捷科技就先分享到这里,希望能给各位做销售的小伙伴一点帮助,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或者更好的想法,欢迎你随时来和我们讨论。 上一篇如何应对客户的砍价行为
文章分类:
新闻中心
|